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經驗分享-十三鄉鎮走透透-平鎮楊梅線(陳玉子)

  • 發布單位:秘書室
  • 資料提供單位:文化局

十三鄉鎮走透透平鎮楊梅線

陳玉子

94年8月21日天氣晴轉小雨

十三鄉鎮走透透平鎮楊梅線,參訪路線:

(平鎮市)→伯公潭橋、土地公廟(廣仁宮)、三岔河口等地→建安宮→忠恕堂→琪山田莊 (楊梅鎮) →回善寺→四章堂(楊梅鎮秀才窩大平山下)→鄭氏道東堂雙堂屋、土牛溝→鄭氏道東堂(玉明邸)

平鎮市,最早居住此地的為平埔族的宵裡社人,清康熙、乾隆年間,廣東客籍人士陸續移入開墾,原住民退守南邊山區,先民為了防禦盜匪,建築有防禦功能的守望寮,保護地方民眾,後來因為守望寮的設立,民眾的居家安全獲得保障,日後人口愈趨集中,地方逐漸平靜,因此,稱安平鎮。民國九年去掉「安」字,正式命名為平鎮。 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平鎮改制為「平鎮鄉」,民國81年3月1日升格為縣轄市-平鎮市。

一行40名志工伙伴,下得遊覽車後,立即被橫跨潭上相當醒目的紅磚拱橋-伯公潭橋所吸引,於是,伙伴們競相拿起相機記錄紅磚橋最美的身影;它雖然歷經了風霜歲月,仍然相當的完整,目前還是當地居民的出入要道。此地三岔河主要有大坑缺溪與南勢溪、老街溪,三溪在東西向快速道路與新光路路口附近合流, 由於受到水道分割的影響,再加上以前並沒有聯絡道路,所以此地居民就被分開成為三個生活圈子,且各自在自己區域的河岸上,興建三座互不相通的土地公廟,形成相當特殊的景觀。由於在相距不遠的地方,就有三座的伯公廟,因此在三岔河口形成水面廣闊的潭,自然就被稱為「伯公潭」。在早年,此地是漢人與原住民勢力的一處分界,頗具文史意義。現伯公潭受溪流上游污染所致,溪水混沌惡臭,實屬可惜!

幽默風趣的賴國根老師詳盡解說地名的由來典故,還有拿手的植物生態解說

前往廣仁宮-賴老師唸了一段很有趣的客家童謠-土地公土地婆,10月割稻,沒殺雞沒殺鵝,殺了一隻鴨子像蝙蝠,要吃你就吃,不吃我也無奈何。小小玩笑話,親切和藹的土地公應該不會生氣的!

建安宮

建安宮矗立在車水馬龍的平東路上,而路旁的公車站牌卻名為東勢廟,這應是位於東勢的概稱吧! 根據導覽解說員曾宏凱先生說,本宮廟在清朝有一郭姓信士渡海來台時,將隨身攜帶的開漳聖王金身分香奉祀,並於嘉慶十六年九月十六日由地方人士發起興建一小庵寺。光緒年間,再由地方士紳發起重修,鄉民也紛紛解囊,曾興山公,義捐廟址,經開漳聖王扶鸞指點靈穴,由於地勢鍾靈,因此香火鼎盛,神靈顯赫,成為地方信仰中心。於民國五十九年九月八日拆卸舊廟重新整修,至民國六十三年修建完成,佔地約140坪,主祀開漳聖王。整體廟宇面積雖然不算太大,但是裡外盡是雕樑畫棟,確實應證了香火鼎盛的氣象。

曾氏忠恕堂-離開建安宮後,車行不久來到一條鄉間小徑前,大伙兒下車步行前往忠恕堂,還是由曾先生當前導,沿路只聽得他頻頻向路過的叔叔、嬸婆、表哥、堂弟…問安道好,難道他所有的親戚都齊居於此,還是鄉下特有的人情味之具體表現?

『公廳』,是祭拜祖先、商議宗族大事、裁決宗親紛爭之處所。曾氏宗親們咸認為公廳除了是慎終追遠、祭祀祖先、凝聚宗親的場所外,應該還能發揮更大的功能,於是在多位宗親聯手努力之下,在公廳二側的廂房,成立了第一座由民間自力推動完成的「忠恕堂文化館」,?閒置空間再利用注入了新的能量。為了歡迎我們到訪,忠恕堂特別安排和成八音團熱鬧演出,一時間,彷彿置身在廟會慶典喧鬧歡樂的氛圍裡。 文化館分為農村文物館及農村映像館。農村映像館位於公廳左護龍,展示八音團各式古樂器,最難得的有兩本用毛筆書寫的漢樂譜,雖然陌生難懂,但是傳統的書法字體卻又蘊含了親切的情愫;此外還有農村生活照片數十張,透過影像,清楚展現了農耕生活的純樸真實記憶,以及先民生活智慧的情趣。除了靜態的展示之外,文化館並費時三年,以戲劇手法拍攝《農村懷舊風情》紀錄片,影片長約50分鐘,內容描繪傳統客家農村的耕作及居家生活,犁田、播種、施肥、曬榖、打粄、醃酸菜、紮草繩等等…,完整保留客家農村獨有的生活記憶,也提供了最真實而寶貴的鄉土文化教學資源。農村文物館位於公廳右護龍,進入文物館,彷彿回到了五○年代的台灣農家,陳列傳統農村文物近二百件,而文物館的每件文物都是曾氏宗親們,慷慨捐贈而來,每件文物除了本身的價值外,也是先民生動豐富的生活記錄史。 

「八音」是利用金(鑼)、木(梆子)、土(陶笛)、石(罄)、絲(二胡)、竹(簫)、皮(鼓)、匏(葫蘆)等八種材料所製成的樂器,為台灣頗為重要的傳統音樂,在各種節慶場合中,如年節、壽辰、結婚、祭典、廟會時都會演奏此類音樂。 早年有人家替父母長輩過壽時,為了營造熱鬧的氣氛,各房子孫、女婿會同時各自聘請數團八音班,因此,八音班在輸人不輸陣的氣勢助長下,無不展獻絕手功夫相互競技,進而形成了拼場習俗,民間一般相信這些表演可為之帶來喜氣和來年的好運道。

忠恕堂後,繼續前行目的地-客家民居館,前往的路途雖不至於羊腸小徑但也相去不遠,僅容一車經過錯車不易,然而鄉間風光藍天綠野一攬無遺,精氣神也為之振奮舒暢,當然沿途的植物生態解說任務,怎麼也不能放過國根老師的。遠遠的就看到山子頂社區發展協會的娘子軍團,似乎已等候我們多時了,經過她們一陣詳述後得知,社區協會實際利用客家民居展示生活器物、建築材料以及創意的手工藝製作;並且在歷經火災之後,還能重新出發如期展出,女性的堅毅韌性可是不容小覷的。離開客家民居館後繼續拜訪楊梅鎮的回善寺。

一踏入回善寺,就被古樸寺院和寧靜園林所吸引, 清悠寧靜的園林令人益發思古之幽情,百年老銀杏樹親自見證世代交替與年歲更迭,至於導覽鄔翠璊老師的聲音早已將它拋諸腦後了,不一會伙伴們就很自動的圍坐在百年老銀杏樹旁,我的思緒也一點一點地推移到數百年前的小銀杏樹開始…。回善寺,依寺前石碑所記,初創於光緒二十一年(1895),主祀關聖帝君,配祀其他民間尊崇的歷史人物及神祇的道教寺廟。西元 1941 年,珍珠港事變後,日本加緊實施皇民化運動,不准百姓祭拜中國的民俗信仰,所以當時的神像都被集中於此,改奉祀「釋迦摩尼佛」,旁配祀觀世音菩薩、文珠菩薩及普賢菩薩。台灣光復後,重新回奉關聖帝君,同時加入文昌帝君、土地公等諸神,共奉於前殿。鄔老師說:楊梅闢外環道後,庭院一半己成道路,附近工廠不斷擴建,幽美和古意已不如前。

四章堂-從秀才路轉進平德路,我們大隊人馬抄小徑,穿越一大片的皎白筍田,直達四章堂的正門口。四章堂位於楊梅鎮秀才窩大平山下,西元1938(昭和13)年落成,為祖籍嘉應州梅縣的傳氏家族之公廳,取名「四章堂」係為紀念1776(乾隆41年)榮章、麒章、麟章、發章等四兄弟渡海來台墾拓落戶的事蹟,以示不忘本之意。目前四章堂的整體外觀都保存地十分完好。它沒有運用傳統的建築樣式,而採用當時盛行的鋼筋混凝土,倣唐風建築之「近代和風」式樣。建築呈長方形,修飾土黃色和綠色的鋼筋混凝土構造,為因應日據時期躲空襲所採用的保護色稱之為國防色,類歇山式屋頂,舖葺日本瓦,外牆採用洗石子裝修,柱樑正門上方為ㄇㄚ′股結構樑,整體建築簡樸明快。

鄭氏道東堂(雙堂屋) -車行一段曲折蜿蜒的道路後,在排水溝邊停靠,遠遠看到一排面寬相當大的紅磚屋,再繞一個小彎,首先迎接我們的是開滿荷花的半月池,這時候正下起毛毛細雨,荷花也趁勢迎風搖曳煞是好看! 鄭氏道東堂祖籍廣東惠州府陸豐縣方角都,來台祖為鄭大模於清乾隆初葉來台,鄭大模曾參與清乾隆50年(1785)諸協和墾業團體墾拓楊梅壢,且為佃首的代表;今在楊梅鎮上有以其命名的大模路,以表彰大模公對墾拓楊梅壢的貢獻。鄭家有五房子孫,本宅即為四房鄭仁涯派下的公厝,由於有前後兩落堂屋,地方上習慣稱這裡為雙堂屋,約興建於日據大正初年,雙堂屋為二進四護龍的建築,第一進為七開間燕尾翹脊,有後簷廊,廊下梭柱以及樸實的透雕架棟;第二進三開間,為祖先廳所在,整體院落較一般民宅低矮封閉,因此採光通風不良,有種令人窒礙難行的壓迫感。

鄭氏道東堂玉明邸-轉進楊新路的巷內,眼前是一整排的現代高層樓公寓,心中正狐疑何來的道東堂古厝呢?再深入巷底後,左前方一片綠油油的稻田映入眼簾,緊接著聽到一陣陣竹林風聲、雞鳴、狗吠,真是標準的台灣民居風光啊! 本宅為鄭大模五房子孫之大房第三代玉明公派下的公廳,建於大正年間;道東堂最大建築特色,為一進七橫屋的大宅邸,左邊有四護龍,右側則有三條護龍,兩邊廂房迴廊,有半圓形拱磚與柱子,柱身洗石子帶滾邊裝飾的簷廊建築,而且房屋正面貼有日式彩磁面磚(馬約利卡磁磚),有傳統彩繪雕刻及正廳前方員光上的闊額獅,雖歷經近百年,色澤依然豔麗如新,幾何圖形配上傳統工藝的圖案,有台灣民居的味道,也有日據時期流行的氣派。

13鄉鎮走透透平鎮楊梅線在微風細雨又間歇夕陽餘暉下歡喜圓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