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中壢聖蹟亭及東伯公

  • 發布單位:文化資產科
  • 資料提供單位:文化局

清道光年間中壢各地時有閩粵械鬥,部分客家人為避亂移往新街溪西岸,日後發展為新街街區,當時也有許多讀書人留居此地,因此文風興起且惜字風俗極盛而興建了聖蹟亭。
中壢聖蹟亭承傳傳統惜字亭的三段式立面美學,高一丈三尺,亭身為磚造三層、外表以洗石子工法處理,上層六邊形,中層四邊形,底座八角形,呼應傳統地理觀中「六氣、四象、八卦」的原理。正面浮刻「聖蹟」二字,上方的亭簷為中式飛檐,日治時期經過改建,亭身結合西洋歷史式樣及中式裝飾圖騰;東伯公原位於中壢城之東門旁,日治時期被遷至此地,與聖蹟亭為鄰,互相增色。 曾「隱身」於新街路橋後的聖蹟亭,長年默默矗立,守護著中壢。隨著都市開發、周邊道路拓寬,壓縮聖蹟亭原有的祭祀空間及腹地,新街路橋更是直接壓迫聖蹟亭上方與側面空間的完整性。透過地方人士與市政府的共同努力,爭取到中央補助及市政府預算挹注,現今修復工程完成,重現了聖蹟亭與東伯公的歷史面貌。 中壢聖蹟亭及東伯公周邊環境,不僅是重要客家環境及歷史文化資源,亦可作為新街國小客家鄉土文化教育園區,更連結仁海宮宗教信仰圈,是一處以客家精神為主題之文化景點,聖蹟亭也成為中壢地區重要入口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