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經驗分享-980614志工季會--李寶蓮志工經驗分享

  • 發布單位:秘書室
  • 資料提供單位:文化局

說真的要我講故事應該會比較簡單一些,但要我說自己是會較困難,我在想平常一定得罪到秀琴隊長而不自知,所以才給我這份差事,沒辦法隊長交待的工作,只好盡力去完成,在擔任志工多年中只要是單位交待的工作,我都會盡量去完成這是我一貫原則,但今天和平常有一點不一樣,還要請各位伙伴多加包涵。在這一小時中我一定會盡量提前結束,以不耽誤到大家的午餐時間。
民國81年四月我從八德搬到桃園縣文化局附近,佔地緣之便,當然常到文化局,也成了文化局的常客,早期文化局稱為文化中心,每當我及家人在圖書館裡得到所需要的知識,更驚覺它豐富了我們全家,不必像以前一定要到書局才能得到我們所需要。有一天,在服務台發現徵志工,我回家與先生商量到圖書館當志工,白天你上班、孩子上課我有很多時間,我們常利用圖書館也該做一些回饋。先生很同意我的做法,他說我除了照顧家庭、家人沒有其他嗜好,那時婆婆剛好過世不久,我情緒很消極、低落常覺人生無常,一個健康的人突然生病,檢查出是癌症就痛苦的走了。這兩種原因,加上先生的支持與鼓勵,我這個內向又害羞的家庭主婦在文化局受訓完後,於82年正式成為文化局志工。
有了這份機緣我對文化局還是很陌生,在服務中除了館員和圖書館志工組長陳玉春之外,不認識任何人,陳組長會把志工的一些資訊告訴我,有講座、訓練或聯誼都希望我參與,當時我告訴他只想服務不想參與其他活動,這位陳組長人溫和又親切立刻告訴我,當你決定做文化志工就要對中心有認同感,中心的講座、訓練或聯誼是一種傳遞消息和管道,你的參與才能知道中心要我們服務什麼,錯誤的服務對文化素質也未能提升反而是傷害,受訓是提升我們服務的品質,他的話很有道理。這位陳組長玉春小姐人溫和善良又善於鼓勵別人,真是一位好姐姐但他也因癌症而在40幾歲就走了,她是個讓人懷念的好志工好姐姐。她讓我覺得行善要及時,雖然她做的很好可惜生命太短暫。這是題外話,也因為有了她這一翻話和鼓勵,所以有機緣接觸到其他志工,早期有張公鑑、洪連慶、陳?全、張秀春、姚伊玲老師,他們很活潑帶動所有志工,不管認不認識同樣熱情招呼,最讓我難忘的是他們修訂一部志工規則由無到有,「它」兼顧到中心與志工一些互動和大家要遵守的規則,志工是輔佐館員的不足和忙不過來時,加以幫忙和服務,請別喧賓奪主,硬把自己的想法要館員來配合我們,志工應有自己的本份。他們還說當我們在服務別人之際,也要服務我們自己的志工,法條不刻板、不僵化而是感性、溫馨富人情味,這法規也在當時的李局長同意下成立。
我們現在志工法規當然比以前更好、更完善,是經過多次修改成立,所以才能在去年得到「全國最優志工團隊獎」,這可不是浪得虛名。但在當時我真的感受到他們感性、溫情又富人情味的一面,每一次的聚會、座談中,我都滿心歡喜回家,把每個人談的不同資訊及想法帶回家與家人分享。原本我們家老公還擔心我太保守,只為家人孩子付出沒有自己的嗜好,等我老了會很可憐沒有屬於自己空間,在這之前我們還一起去學共同嗜好。現在又多了一項選擇「志工」,所以當志工是在家人百分之百支持去做,也可以?我是一個家庭與志工兼顧之快樂志工。
民國85年中心成立了「讀書會」它有很多組別,藝術文學、養生文學、兒童文學、文化資產藝術,當時兒童文學由黃惠珠園長帶領成立為兒童劇場,兒童室開始有劇場演出(大象劇團是到最後才取的名字),當初我參與的是養生文學,但因劇場演出缺人手,所以邀我參加,經我觀摩後覺得實在不適合也有恐懼感,所以拒絕幫忙。直到有次與高老師在一次圖書館受訓中,高老師說每月演出常只剩高老師和卞媽媽,劇場的困境、高老師並力邀要我只跑龍套,說一、二句話即可,既然這樣沒有不答應的理由,沒想到一進去並不是這樣,沒人手得一人飾演多角,每次演出心臟要經過緊張、緊繃、深呼吸、放鬆來調適,一直到演完許久,才能恢復心情。大?是經過這樣的訓練,所以練就成現在的我心臟很強壯。
經過一年秀櫻又有新點子,有ㄧ天她問我曾和自己孩子說故事嗎?我很得意的告訴他有,她微露喜悅告訴我,中心有時經費不夠要請老師說故事又要辦其他活動,她要開個單元請我們說故事,她頭腦好又伶俐,連哄帶誘導,使妳覺得中心有困難應該要答應才對,就這樣開始了我們親子故事單元和劇場,由文化局演到十三鄉鎮,每到之處也頗受歡迎,看起來像很順利,其實並不然,在劇場方面,當時我們一群婆婆媽媽沒受過正統的訓練,當時淑芬是團長我是總務兼會計,經費許可我們會請老師指導團員,但我和淑芬也不斷看別人的演出,比方說:鞋子、紙風箏、果陀、如果劇團等都是我們學習的對象,我們甚至自己花錢去學技巧、身段、走位、變聲,每次我們演畢,都會作檢討與改進,好的要更好,不好的如何去改進更好,因為劇場這塊在桃園文化局是最早成立的,也就是說大象劇團是領先其他社團,之後,如雨後春筍般地在其他社區、學校也開始有了劇團演出,他們的努力和進步,帶給我們很大的衝擊和壓力,我們希望能有更好的表演,所以我們每演出從八點三十開始排練,直到下午兩點到三點的演出,之後,三點後是我們檢討、排戲的時間,一群婆婆媽媽就這樣子認真排練、檢討,一直到下午六點才結束,每位婆婆媽媽連晚餐都沒做,希望的也是能呈現給觀眾一個好的節目,這種認真態度真是無人能比。民眾在不用付費又能欣賞到劇場或故事,所以對我們的演出有好一點的表現,都會給予掌聲和稱讚,讓我們很高興。但我個人常想我們是一群無給職奉獻的志工,所以民眾就較不吝嗇會給我們掌聲和鼓勵,並不代表真的有那麼好,每當自己的表演或說完故事,都會自我做檢討,希望好的能保持更好、不好的改進,以利下一次演出做好準備。
說了那麼多的好的,並不表示沒有挫折,例如:有一次在大林圖書館,人很多有位很小的弟弟,在我進行故事中,突然站在我前面,要拿我的書和道具,我告訴他:「弟弟,乖,請你坐下。」他太小了,我不能確定他是否聽的懂故事,但他就是要拿我說故事的東西,現場有家長、小朋友都受到影響,故事無法繼續進行,我只好說:「這位弟弟的媽媽,你在哪裡?麻煩你帶一下你弟弟。」頓時,大家眼光都在找這位媽媽,我發現這位媽媽在書架旁邊看書,我想他以為故事媽媽一定有辦法搞定他的小孩,沒想到我這一講,這位媽媽很生氣的說:「弟弟走,我們回家。」當時的氣氛是很尷尬的,但我還是繼續故事,可愛的弟弟就是硬不肯離開,媽媽只好把他帶到旁邊照顧他。有時小孩只是喜歡現場的氣氛,並不完全聽懂故事,雖然我順利的完成一小時故事單元。但這位媽媽的動作讓我很受傷,當時現場民眾都覺得這位媽媽應該把孩子帶好才對,但身為故事媽媽掌控現場,應該我可以處理的更好,回家後我做了檢討,不能讓類似情形再次發生,這種事一定會再發生,果然....,這次我換了口氣:「弟弟的媽媽,您的弟弟在找你喔!」情況不一樣,媽媽趕緊道歉,把小孩帶在身邊,這是我在說故事中學習到的經驗。
民國89年也獲老師邀請到文山國小說故事,對象三、四、六年級,學校孩子多、挑戰性也大、互動也多,有時學生會要求說鬼故事,早上在學校原本是帶給小朋友快樂、愉悅心情去迎接一天的學習,一大早就要嚇唬學生這事我做不到,我也調查聽鬼故事害怕的有三分之一,有一點害怕的有三分之一,不怕的有三分之一,但調皮學生會用各種方法要你說鬼故事,我和調皮學生約法三章,要求他們要乖學習尊重別人,最後一直到接近學期末,會應他們要求說鬼故事,怕的學生怎麼辦呢?我要求他們一定要聽完故事,不要因為害怕只聽前面、後面不聽這樣會更害怕。當鬼故事聽到恐怖處會偷偷的把門關上,還用椅子頂住,等聽完故事後卻不是鬼而是誤以為是,當然我要的是小朋友凡事要去求證,而不是以訛傳訛,小朋友會說故事阿姨騙人,不是真的鬼故事,我也告訴小朋友問題不是真鬼假鬼,而是達到恐怖效果,你害怕嗎?不怕,那為什麼關門又頂椅子,小朋友笑了,我笑了,我們一起笑了。
民國83年加入桃園縣政府社會局服務獨居家老人(一)無子女獨居家老人(二)貧窮獨居家老人(三)有子女而不願和其一起住等於半拋棄的老人。民國88年加入國稅局和稅務局合併一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