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經驗分享-豐收的文化研訓之旅--郭貴珠

  • 發布單位:秘書室
  • 資料提供單位:文化局

豐收的文化研訓之旅 郭貴珠99.7.30-31

★首先感謝督導──徐姐,給我們五位夥伴這麼好的一個學習機會,也感謝這兩天為我們服務的明新科技大學教授、師長及同學們,同時謝謝文建會、新竹縣文化局辛苦的安排,提供我們學習成長的課程,讓我們能在服勤之際,與其他縣市的文化伙伴們,有機會共同進修,分享經驗,增長知識,學習自我成長!

★兩天的課程有室內的靜態教學及動態的戶外導覽、休閒活動,在我的行囊裡裝滿了領導技巧與凝聚力、心理諮商、藝術治療的新芽,人與人之間建立良好關係的「人際溝通」知識;也見識到產業的興衰、古蹟的保存維護、社區營造的成果。可謂「豐收的日子」。以下略述上課心得

★見證台灣老茶廠────台灣紅茶公司
★老茶廠-台灣紅茶公司,創立於1937年,是一家擁有七十多年歷史的製茶公司,也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茶葉公司之一。(新竹縣府指定為歷史建築)
★走進台灣紅茶公司,我們看到了泛黃的老照片及一些簡短的文字敘述,它訴說著手工時代製茶的過程到現代化製茶的演進,以及台灣紅茶大量外銷時候的輝煌記錄和台灣茶葉發展的點點滴滴。
★在這裡我們也看到了歷史文物保留的用心與努力,這一棟日據時代遺留下來的半磚半木造廠房,偌大的廠房裡保留著日據時代蓋有窯章的紅磚與瓦當,完整的木造屋頂結構與樑柱和樓梯。在一樓的部分雖是沒有空調設計的老倉庫裡,卻是涼爽乾燥,充滿茶香;二樓的木造倉庫,保留完整。走在這裡,讓人有種走在時光燧道的感覺,倉庫牆上掛滿了早期外銷用的茶箱金屬印刷版,上面刻著世界各國的知名港口和城市,證明了當時台灣茶業遍佈世界各地的外銷實力。在資料館內,更是陳列了茶葉外銷的記錄及使用過的道具與機械、老照片、獎狀。

★解說員告訴我們,紅茶的製作是透過經驗豐富的專業茶師嚴格把關後,結合世界最好的茶葉,以Tea Blending技術生產,符合國際標準的紅茶。紅茶風味濃郁,甘醇中帶有餘香,清飲時口感清爽,也可以搭配牛奶熬煮,風味也很獨特唷!

★據說,迄今每年仍繼續生產十萬斤以上的茶葉外銷,如果運氣好,適逢製茶時節到訪,將會感受到整條街充滿著茶香味,以及可以一睹茶業如何由新鮮的茶菁變成一杯杯甜美甘醇的茶湯,這是一種難得的嗅覺與視覺上的饗宴,我們期待下次的機緣吧!

★隨著世界茶葉潮流的改變,台灣紅茶公司也不斷調整因應,目前積極投入健康取向的「綠茶粉」生產,我們有幸也飲嚐了甘醇的綠茶唷!

★我學到的這一招:<蒸菁綠茶粉> 它是用高溫蒸氣把茶葉殺青後加工精製的新式綠茶。
出門在外,沖泡方便:將綠茶粉倒入礦泉水瓶中,簡單搖一搖,就有現成的綠茶可以飲用了,很方便吧!
熱飲:加溫開水稀釋,隨泡隨喝為佳。
冷飲:直接用冷開水沖泡,加上冰塊,再搭配果汁或蜂蜜,風味更佳。

★社區營造
夜宿「馬武督鄉村俱樂部」

★「馬武督鄉村俱樂部」座落於山色蒼翠,綠水環繞的馬武督山脈溪河之
間,是統一企業公司在北部第一個成立的健康養生中心。

★園區內提供了各種不同的住宿環境,有現代新穎的渡假大樓、森林木屋、河濱木屋、以及Hello Kitty為主題的獨棟雙層別墅;更有高空繩索體驗場、高爾夫練習場、滑草場、射箭場、滾球場、游泳池….等設施。

★晚上欣賞著遠離塵囂的夜景、早晨散步於林蔭間,吸著新鮮的氛多精,聽蟲鳴鳥叫,彷彿來到人世間仙境,是到此渡假的遊客,放鬆心情、舒展筋骨,享受健康、吸收新鮮空氣的休閒好地方!

(一) 金勇DIY休閒農場
★根據導覽解說,金勇休閒農場,是全台灣生產蕃茄品種最多的農場。農場內收集了來自韓國、日本、美洲、歐洲、非洲….等世界各地的珍奇蕃茄,有紅的、綠的、黃的、圓的、長的、水蜜桃型…蕃茄琳瑯滿目、繽紛多元,有「蕃茄聯合國」之稱。

★目前農場內規劃有蔬菜、甜椒、苦瓜、小黃瓜、蕃茄…等採果專區,也有現做蕃茄汁、蕃茄養生饅頭、蕃茄冰棒、蕃茄簡餐、DIY體驗課程,可供遊客品味嚐鮮,是一處適合全家或三五好友同遊,同時又兼具教育與娛樂的農場。

★(二) 北埔老街
每年總會來這裡逗遊幾回,至今仍是以濃濃的客家莊聚落氣習吸引無數遊客前來,有百年風華歷史的北埔老街,目前朝著地方文化產業的方向經營,老街上到處處充滿著客家傳統的風情,傳統的客家美食板條、柿餅、擂茶、古早味糕餅,如今再次舊地重遊,感覺老街稍稍褪去了歷史的斑駁滄桑,增添了不少新的文化觀光風貌。

★(三) 鄧南光影像館
★致力於記錄東瀛寫真、北埔鄉情、民生百態的台灣早期攝影寫實主義先驅-鄧南光先生,一生橫跨日治時期和光復初期,作品中呈現出兩個鉅變時代的轉折光影,實屬難能可貴。
★目前在北埔老街上成立的「鄧南光影像紀念館」是為後人所提供的北埔「柑園」,鄧家故居所改建,除作為地方文化館之用,也結合當地文史工作者及各界攝影同好,進行影像藝術的展演推廣。
★<導覽解說員說:北埔人一生一定要走過一次西門>阿呆的我居然順口問為什麼?

★姜阿新故宅 -古蹟
★走過了好幾世紀的姜阿新故宅,是我每回走過北埔時,最想要一窺究竟的地方,可惜我總是只能從外面看著這有著歐風味的洋樓建築,藉著這次文建會舉辦的文化志工幹部研習-北埔導覽,讓我有機會一探究竟,可以一飽姜阿新故宅的歲月風華。目前為廣福文教基金會租用。(感謝林顯道先生導覽)

★老宅第屋主姜阿新,曾就讀日本 東京明智大學,日據時期以經營外銷紅茶致富,為了接待外國客戶及重要貴賓並做為住居而起造此宅。這座以鋼筋混泥土加強磚造,並以原木為主要裝飾的宅第,旁臨一級古蹟金廣福公館、天水堂,以及三級古蹟慈天宮,特別讓人感受到歷史與時間的迷離。

★姜阿新故宅曾經是北埔人生活的共同記憶,建築宅第的工匠師均為本地人,由彭玉里設計。而其材質高尚,場景巧思,雕工精細,空間採光納明,深具視覺美學效果,且不失實用。它是融合理想與現實的建築藝術典範,這座故宅起造迄今,風華依存,更讓人感佩前人做事之認真、態度之敬慎。輕如一扇窗、一片門,重如一面牆、一塊地板,姜阿新故宅依然展現屬於自已的不同堅持與個性…。

★姜阿新故宅的石材及用工,牆面裝飾有洗石子、磨石子、斬石子、貼馬賽克或大理石等不同,藉以得其變化。而所運用之磨石子更有不同,有圓的、碎的、大理石敲碎的、甚或自河裡篩洗細石做為材料。建材的另一特色是 木材多種類多有檜木、烏心石、櫸木、樟樹、杉木。姜氏特別注重不同的材質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運用,形成豐富的建築內涵,也顯現屋主對於建築材質的堅持、對於生活價值的期許。入口處有突出的車寄空間,十分氣派。宅第圍牆是以北投唭哩岸石築成,牆面裝飾則運用多種淘洗石子的手法,形成互異的景緻。地板材質及形式亦多變化,一樓入門長廊以磨石子處理,二樓廳堂起初為水泥上色﹝後來修工以尺二磚代替﹞,其後的臥室地板則用櫸木材質,雖歷半世紀依舊完好,至於其他面積的地板,幾乎面面不同,分別以磨石子、陶瓷馬賽克及水泥構成。此宅天花板同具巧心,變化不斷,二樓即為原木天花板,臥室採原木上漆,其餘地方則以樟木上色,或者使用石膏線板、石膏印模等等。猶如木材博物館,處處不同。對外的門窗為了耐雨防腐而使用檜木,朝內門窗、樓梯、護壁板則使用硬質鳥心石,地板或有使用櫸木,天花板則利用樟木,至於衣櫥內壁則用杉木。

★這棟建築物幾乎做到了每一個角落在材料使用、花樣雕飾、製作手法以及一些細枝微節,都有不同層次的區隔,使得這棟以原木為主的宅第更富想像空間。故宅精緻的雕工以及多變,足以讓人嘆為觀止,宅第中巴洛克風格的裝飾花樣幾乎各個空間都獨立存在,從天花板圖形以至於窗櫺、門飾的花鳥,均少有重複,而這些吉祥圖飾在不同的空間也產生不同的意義,此外在窗戶、門窗玻璃製作上也有變化,有二塊、三塊,亦有斜菱方形的不同趣味。

★故宅深具開朗、明亮的特質,每個空間一定有窗有門,這些門窗與屏風多數可以拆移、組合,形成通暢或封閉的多重使用,多處設有氣窗以便防潮通風。空間雖多變化,但仍不失工整與對稱。讚嘆姜阿新故宅的施工講究,更讓我一睹姜阿新故宅的流金歲月。

★北埔膨風茶文物館-擂茶
擂茶必備用具(感謝解說員傾攮相授)
(一)擂茶製作之初先以研磨綠茶、花生、黑白芝麻等原料為主,當擂缽內研磨細緻後,加入了擂茶粉加以攪拌,攪拌均勻前置作業即完成。
(二)擂茶粉之內容為:蓮子、薏芢、淮山、茨實、紅豆、黃豆、綠豆、黑豆、米豆、白鳳豆、小米、小麥、大麥、蕎麥、燕麥、綠茶 .. 等等綜合豆穀類共二十餘種原料,全部經烘焙熟後細磨調配而成。
(三)擂棍:是一支直徑一寸半至兩寸,長度約兩尺之木棍,是以油茶樹為最佳,芭樂樹、柚子次之,因為在擂茶時其擂棍在研磨時同時擂棍之成份也同時加入其中,因此選擇對健胃整腸最佳材料之油茶與芭樂之樹木為主,但油茶與芭樂樹要採集整支常度在二尺以上筆直且直徑適當的樹枝不易,因此數量甚少。
(四)茶碗:茶碗也是陶土燒成,且製作的擂碗必須以手拉坏方可完成,質感才會顯著。
(五)擂茶棒:擂茶棒為擂茶粉高溫壓製而成,以往沖泡時以竹片攪拌,不雅觀也沒創意,因此特別研發以擂茶粉壓製成攪拌棒,除了攪拌外還可以當甜點食用。
(六)自製茶凍:先將茶壺裝滿熱水,再將茶葉放入壺內,讓其曇開、出味(茶香味)再倒入調理過的海